面对内外部的变革压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什么才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正确打开方式?10月24日,在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副总裁管圣义、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等多位行业专家发表观点。参会专家认为,当前传统金融进入了严峻挑战的时刻,银行应从门户、基础设施、系统方面弃旧图新加大转型力度,同时也要面临强监管特质带来的难题。
物理网点成数字化转型“包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渠道的汹涌崛起,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资源放在智能化以及线上服务上,物理网点的主渠道地位不断被削减。从2017年末-2020年末的三年间对比来看,根据今年3月1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2.67万个。而截至2017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总数为22.87万个。
“传统金融进入了一个严峻挑战的时刻。”在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杨再平指出,面对这样的紧迫感,银行业要多方位或者全方位加速弃旧图新。他举例称,“门户、基础设施、系统要弃旧图新,数字化的系统要支持跨时空的运行,包括开放银行,各类即查即认的营运程序接口系统要更新。同时,渠道要更新,银行业20多万个物理网点现在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包袱”。
不少行业观点认为,银行物理网点裁撤离不开数字化进程加速,不过随着智慧城市和数字金融的推进,实体银行网点在数字化升级上也相对较为主动。例如,通过互动交互,打造集存款、贷款、信用卡、理财、基金、保险多种个人金融产品;通过3D模拟展示的贵金属产品,实现与客户的触控互动。在客户服务方面,将厅堂采用多功能组合设计,智能设备、电子屏等设施嵌入造型包装或家具设计,自然融入空间,提升网点形象等。
“数字化转型不是为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要解决什么样的矛盾。”在杨涛看来,部分金融机构更多的是解决依托于需求端的拉动力。有一些金融机构把线下的网点做得非常绚烂的时候,考虑的可能不仅仅基于需求端,更多的是基于形象端,毕竟当多数人都不到网点的时候,再眼花撩乱也带不来实际的效果。
人才搭建、强监管特质存挑战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银行业的一大重点,在近日披露的2021年上市银行三季报中,也有银行强调金融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以平安银行为例,该行运用数字化能力和风控模型实施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政策,优化客户风险识别度,持续提升客户资质,不断增加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借助人工智能(AI)、区块链、物联网等科技手段驱动业务创新,推进零售转型落地。招商银行也在三季报中表示,今年以来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建设投入,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加快向“金融科技银行”转型。
管圣义认为,数字化是银行财富管理的驱动力,金融科技是银行理财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化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如何保证数据准确、及时、完整非常重要。在理财端转型层面,管圣义提到,银行业理财登记系统集中登记了全行业的产品发行、投资、投资者、产品存续,以及资金清算决算全流程的业务要素,涉及到600多个业务要素,涵盖了产品的发行数据、流量数据、存量数据、实时数据、余额数据等,整个银行理财行业的数据库基本上已经建成。
在科技加持业务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的今天,如何从渠道和场景入手,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改善客户体验,是银行转型的必然选择。“现实当中如果过于着眼于一条路径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扭曲现象,最好是在战略与管理方面有效权衡,有效把握。”在杨涛看来,不同的银行面临的资源禀赋不一样,银行的变革最重要的就是人的问题。
另外,“强监管”也是银行业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正如程华所言,强监管特质对银行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是因为强监管准入的门槛高,所以在短时间里受到外部的冲击相对会比较小。但需要关注的是,数字化是一个新东西,在转型过程中强监管特质也给银行数字化带来了很多挑战。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称,金融数字化并未改变金融本质,需要依法纳入全面监管;从实践看,金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市场与数据垄断等,后续我国在金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加快补齐顶层战略设计与监管短板,平衡好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安全关系,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宋亦桐)